一百四十五 短暂的重聚
书迷正在阅读:女主从书里跑出来了怎么办、绝世邪神、BL《暮色行光:这光,可能是我撩来的!》「※本作品未来章节将包含限制级内容,请斟酌阅读。」目前暂时固、盖世战神、打穿西游的唐僧、无上崛起、重回过去从放牧开始、第一赘婿、女教师的yin乱日常NProu、贴身狂医
官员上任就任叙职请示等等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时间都是以月为单位计算的。 宋朝可以规定官员三年一任,那是建立在交通较汉朝有很大改善的基础之上,而那样依然造成宋朝地方上政务的衰败。 汉宣帝规定地方郡守要久任,动辄七八年,还要加强事权,也是有现实考虑。 若是任期时间不够长,光是赴任叙职朝拜国家典礼等等需要郡守赶路的事情就能用掉大半年的时间,偏远州郡更是要年余。 加上办事需要请示,奏表往返时间,朝廷商议争议时间,三年一任,边远州郡长官什么事情都办不成,就该离任了。 担心弱干强枝,可是交通所带来的现实问题也不得不考虑。 人民也要生活,地方也要治理,水利要修,城池要修建,荒地要开垦,没有足够的时间,官员什么事情都办不了。 到时候倒是强干弱枝了,但是地方上也乱的不成样子,官府无法提供公共服务,民众无法安心生产,谁来提供赋税供中央政府运转呢? 正是先人早早就意识到了交通的重要性,所以秦始皇才会下令在全国开凿大驰道。 大驰道的建设不仅有军事意义,也有极强的政治意义,若是不能建立完善的交通网络,国家秩序就无法形成。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就如同蔡邕和郭鹏这样,十年分散,却只得五六日相聚。 放在现代,即使远隔千里万里,想要会面也不过一两日的功夫,能否会面取决于人的心情。 可是在汉代,即使只是两个相邻的郡,想要见面都要花上七八天的功夫赶路,更别说从幽州到扬州了。